106學年度暑假國內外志工補助成果報告書(教育二張○芯)

  • 2017-11-07
  • 林韡萍
走入緬甸,希望無限
教育二105102009張瑋芯
1.活動源起

        緬甸,中南半島面積最大、礦產資源豐富的一個國家,因為過去政治封閉,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仍像是披著一層神秘面紗。然而,國共內戰後,國民黨軍人藏匿於此地的政治事實,卻也讓這個神祕的國家與台灣有著難以言喻的關係。當地居民早期以傳承中華文化作為發展華文教育的緣由,而後,學習中文之目的隨著認同問題, 因緣際會下,看見當地傳承華文教育的精神堅毅動人,是萌生本次服務的主因。
       科峎是一座位於緬甸東北部的小村落,山清水秀、純樸自然。當地華文學校無外來資源與政經力量介入,除硬體設施簡陋外,亦缺乏華語文教育專業師資和教學媒材,更從無國際服務團隊或組織駐點服務。本團隊認為此地的華文學校十分值得多元型態服務團隊駐點深耕,期望搭起臺、緬雙方邁向國際接軌的橋樑,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相互學習的良機。


2.活動內容
當地行程時長為兩星期,地點分別有四所學校,博愛中小學、榮光小學、僑光中小學以及建華中小學。全部工作共可分為三個部分,一為課程教學、二為分組工作、三為物資整理與發送。

(1) 課程教學
本團隊在博愛中小學、榮光小學、僑光中小學進行為期兩週,每天早上六點半至八點。下午四點半至六點的多元教學。課程內容包含華文教育、數理邏輯、音樂美術、自然實驗、早餐動唱、刷牙衛教等等。第一週星期六為特別活動時間,設計了台灣大富翁、籃球比賽等寓教育樂的課程供全體師生共襄盛舉。另選第一週的星期五、六兩天在建華中小學進行台灣大富翁、早操動唱、美勞創作等活動。

(2) 分組工作
本團隊於教學時間後,每日早上八點至下午四點為各組工作之進行時間。下為各組工作內容之簡介。
 
a. 師培組:
在科崀這個地方,村民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老師們大部分的程度僅有初中畢業,少數具有高中的學歷。因此,師培組,希望透過分享知識,提升老師們的教學品質與水準。在行前,我們有整理了一些與教育相關的知識,編寫成冊。

 
b. 文史組:
第一屆緬甸華文服務團部分工作是把資源帶進科崀,而文史組所做的,則是帶著科崀出來讓更多人看見,走進當地人的生命、紀錄下屬於科崀故事這樣的存在。
透過採訪當地的老師,包含了解學校制度、細項,至聊起老師個人生涯、理念。我們了解這塊土地在華文教育上的資源是多麼缺乏、處境是無比艱難。科崀的老師或許沒有卓越的學歷、教學技巧,然而,每個人都憑著一份「愛」堅持到了現在。說不辛苦是騙人的,可是他們堅信「唯有教育,才能真正的給孩子改變的機會。」
除了做當地的文史紀錄,文史組也負責紀錄下團隊在科崀的生活,這16天的每個瞬間,希望都能與大家分享,讓所有人看見有一群人用這樣的方式付出心力。文史組,最大的希望是讓大家都看見科崀的需要。然後,跟著我們一起,愛這塊土地。

c. 美化組:
緬甸華文學校多為自立辦學,校址偏遠且佔地面積狹隘,硬體設備有許多不足及缺陷,例如:教室數量不足、牆面結構不穩固。因此,萌生美化工程想法,希望利用授課其餘時間投入校園美化工程,讓當地學生一同參與設計與彩繪。
我們總共粉刷了四面牆,整面牆的彩繪從零到有,全都是由團員們一手包辦,當然,這過程中,少不了學生的幫忙。工作內容包含了塗油漆、設計草稿、上色。我們希望學生們能夠透過美化環境,對自己的學校產生認同,並愛惜環境。此外,我們還製作了可移動式的班級牌(當地由於教室及師資不足的問題,採取混齡上課的方式),希望能讓學校帶入班級的概念。
 
(3) 物資募集、整理及發送
在營期前,本團隊總共募了13噸來自台灣各地的物資,包含衣物、文具用品、書籍,希望這些各地的愛心,能在當地發揮最大的效用。物資早在團隊過去之前,就已經到了學校。
到了當地,我們利用閒暇時間整理這些物資,將東西分類、裝箱。發放物資的對象主要為建華中小學(一所更北邊的學校,那裡的狀況更不好)。看見居民們收到物資時,臉上所展現的幸福笑容,讓這些準備前的辛苦都值得了。

3.心得反思
        我是一個喜歡旅行、酷愛歷史、樂於體驗異國文化的人。為了踏出舒適圈,國三那年我去了泰北滿星疊當教育志工。為了體驗多元文化,高一那年我去新加坡home stay,融入新加坡的家庭、學校,甚至走入他們的社福機構,與當地人共同生活了半個月。高三時,我選擇去菲律賓一個月,除了學習語言外,每天都在馬尼拉的大街小巷穿梭,假日時也會到處旅遊冒險。自詡去過諸多東南亞國家的我,卻沒想過這次「緬甸科崀」的服務經驗會對我現有的價值觀造成如此巨大的衝擊。在這次的團隊中,我的工作除了擔任榮光國小中年級的導師,同時也是文史組的組長。通過這兩個角色,給了我從不同角度觀察這個地方的機會。

​       
我對教書沒有特別強烈的熱情,卻在意外的情況下接下了導師的工作。在準備期間,偶而感到意興闌珊、緊張擔心自己做不好。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這次旅程中,讓我學到最多的竟然是這群孩子。從他們身上,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份「珍惜」的態度。早上六點兩個小時不間斷的課程以及上完整天緬文學校後四點到六點的時段,照理來說應該是學生最疲憊的時間。可是當我每每在課中問大家是否需要休息時間,去外頭跑跑步吹吹風時,他們總回答「不用了,謝謝老師」。於是有次我實在按耐不住好心,便問了學生們理由。得到的答案竟是「老師們久久才來教我們一次,而且我們不知道有沒有下一次,所以想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他們的這句話在我心中迴盪好久好久。在台灣的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把每次都學習機會都視為理所當然呢?明明教學資源比緬甸的小孩好上千百倍,但不懂珍惜的我們卻經常因為小事翹課、上課滑手機。當地的教育模式較偏向填鴨式,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較高的專注力,但卻也同時造成他們的思考較為單向,無法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不過這個問題卻也源於政策上華文授課時數極少而產生的。讓我深刻地意識到,許多我們看得見的問題,背後往往牽涉到整個大結構的狀況。僅憑我們的付出或許很難改變,但不付出永遠不會有改善。我們能做的僅是在最大範圍內盡可能的補救。
        
  
我的另一個身份是文史組的組長,這個位子讓我能從不同視野去接印這塊土地,卻也帶給我無限的憂愁與感嘆。由於交通地利之考量,軍政府失去政權前極力深根科崀這塊土地,造成科崀成為軍政府與地方山幫的勢力拉扯中的犧牲者。直至前兩三年仍在內戰,民眾人心惶惶,唯恐回到那段血腥屠殺的日子。其實科崀屬於緬甸的管制區,一般外國人是不得進入的。也由於我們不合法的身份,因此大部分團員必須寸步不離開校園,但因著文史組組長的身份,我幸運的能夠走入當地,四處參訪廟宇、醫院,走進市場與人民交易,甚至與當地耆老進行對話。走進當地的感覺固然美妙、體驗文化的美妙使人興奮,不過科崀是個讓人越瞭解就越心痛的地域。走訪農家,瞭解到了農產被大國剝削的慘況、走入學生家,得知了因內亂而家破人亡的故事 。一瞬間,那些我以為遠在天邊的人間煉獄就在我眼前上演。而正過著如此艱辛生活的人們都是我們學生、我的朋友。有時候我看著孩子們認真上課的樣子,眼淚就會不知不覺掉下來,他們的夢想很遠大、美好。但當地人讀完初中三年後,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從事邊境勞動等辛苦的工作。在整個大社會氛圍下,很多努力最後終會化成一段回憶,實現夢想的一天,隨著年齡的增長,看起來就越來越遠。我知道自己老師的身份應該保持正能量,給孩子們無限希望,但站在文史組組長的視野去看,又會產生濃厚的絕望與無力。或許我能做的就是紀錄,讓這些故事被更多人看見。進而有更多機會、資源,給這個地方機會選擇自己的路。

  
回到台灣之後,想起緬甸我還是會又哭又笑,美好的回憶很多但沈重的情緒也存在。我常問自己「當在吃不飽的情況下,教育重要嗎?」說實話,我到現在還不知道答案。教育能帶來改變,但改變真的必須嗎?或許在這次出團後,我學到的不是思考問題的答案,而是發現更多問題讓大家共同反思,也讓自己學著不去定義,而是選擇。

  我選擇到了緬甸,選擇這套思考模式我選擇繼續在科崀投入自己。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