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AR海外志工服務-成果報告 ( 統計三 陳○佑)

  • 2015-11-04
  • 林韡萍
This is an image一、服務說明
    INDEAR海外志工服務隊今年為第二次出隊,到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的Kare School進行服務。海德拉巴是一個印度的中型城鎮,城鎮雖然不算落後,但仍有許多孩童因為家庭經濟收入的問題而無法接受義務教育,校長Waheed因此在Kumaguda這個地方創辦該學校,並和當地的家長溝通,希望讓孩童免費來學校上課(有許多家長因為希望孩子可以待在家裡幫忙工作而不願孩子接受教育)。目前學校孩童年齡從7歲到15歲,共約300名學童,老師則主要聘請當地的大學生幫忙,校長在第一天和我們的長談中提到:「創辦這間學校很不容易,附近的民眾大多沒有對教育知識沒有很多認識,生活也大多不富裕,我希望能夠透過教育的方式提高這個地區的生活水平,讓下一代的人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另外,我希望你們來,可以增進這些孩子的視野,在這裡的孩子畢生可能都不會離開這裡,希望你們能帶給他們關於全球化、國際化、多元差異化的衝擊,能讓他們更認識這個世界。」因此我們來到這裡,帶著屬於台灣的文化、知識以及服務的熱誠。我們每天教學2.5小時,內容主要有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地理社會等,我們盡可能除了帶給他們新知以外,也可以讓他們擁有更好的基礎、學更多的知識。
 
二、心得反思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海外志工服務,在這之前我只有約莫一年的國內偏鄉服務經驗,而我試圖以這個經驗去幫助遠在另一個國度的小朋友們,然而我發現並不是那麼有效。
    得益於在指南服務團一年的服務經驗,我擔任INDEAR課程長的職務,然而在擔任此職務時我有很多時間很迷惘。我不知道當地的小朋友缺乏甚麼、需要甚麼、程度如何、學習環境如何,而我們又到底能夠提供甚麼。但在同一時間參與指南服務團的我其實沒有很多的時間好好思考這些事,那時候的我只簡單訂出了兩個目標:幫助他們紮實曾經學習過的、並多元化的提供我們從台灣帶去的(文化、風俗、民族等)有形的無形的東西。撰寫教案的過程中,我們總共有3~4次的驗收:第一次驗收初版的教案、第二次驗收完整版的教案、第三次則希望每個上課的老師都能夠實際試教(第四次是給前面進度不足的驗收時段)。在剛開始撰寫教案時,我們除了程度與科目的範圍外沒有太多的限制,因為我深信在自由的環境下可以誕生具創意性的教案,而「創意」是我們在指南一直最缺乏的東西之一。也因此在最一開始我只有提供一個撰寫教案的建議和經驗談給對於沒有偏鄉教育經驗人的一個參考,現在回想起來卻不知道這樣做是好或是不好的,或許我應該提供更多,像是和小朋友的相處、資深偏鄉教育者的經驗分享等等。
    待大家都完成教案後,我發現了一個特徵:大家的教案有非常多的相似地方,而這個原因來自於,我們總共12位團員中有九位來自「博雅書院」。來自博雅書院並不是甚麼壞事,甚至某方面來說我覺得是一項優點,因為我覺得博雅書院的特質是:認真、喜愛思考、善於分享想法等(以上純屬個人在博雅書院兩年經驗的感想),這對一個營隊來說應該是一件很棒的事,充滿著一群不斷思考並進步的人。但這個共同的特質卻也造成教案們擁有非常大的共同性是「討論」,在非常多(一半以上)的教案中我看到讓小朋友自行思考、討論的課程內容,當時的我也不以為意,覺得這樣的教案很特別,也許可以試試看(在指南這樣的教案很少見),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我應該早一點發現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影響。
    終於等到要出國了,在出國前我期許自己:能夠看見更多這個世界需要的是甚麼以及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帶給這個世界一點幫助。第一天到當地我看到了小朋友們,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膚、和總是掛在臉上的笑容、期待和我們認識的誠摯的心,他們活潑、好動、期待著認識所有新奇的東西,同時也無私地分享著他們的喜悅、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所有。那時候的我想,大概全世界的小孩都是一樣的吧,抱持著一樣的天真、一樣的好奇、一樣的熱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和台灣的小朋友一樣,有著最具感染力的笑容以及最純真的瞳孔。但接著我看到了他們的學習環境:僅一棟四層樓的平房、狹窄的教室、年久失修無法使用的黑板、稀少的活動空間、不平均的光線、狹小的座位、不平整的課桌椅等等,我第一次深刻地瞭解到:台灣,很富有。但他們依然掛著笑容、散發喜悅,或許這不叫知足,而只是他們還沒有認識名為貪婪的誘惑。當下的我其實有欣慰也有無助,欣慰的是他們的天真和誠摯,而我會盡力去珍惜這些溫暖的笑容和發著光的瞳孔;然而無助的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們又或者從何幫起。
    爾後我們和校長有一席談話,校長主要在過程中談到這間學校的緣起、簡介周遭的社會環境等,而最主要的是他提到希望來自台灣的我們能夠帶給這裡的小朋友不一樣的刺激、不一樣的具國際性、交流性的課程。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建議,甚麼是國際性、交流性,而又對他們未來有幫助的呢?他們沒有自由的環境、自由的未來,也沒有多元的機會和充足的社會資源,到底我們應該提供甚麼才能夠真正幫助他們,而非我們一廂情願的給予我們覺得要給予的(雖然就某方面而言,我們仍然是一相情願的)。刺激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能夠藉由我們拓展他們的視野,但太多的刺激會不會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妄想和天方夜譚呢?我們的教案裡面有很多的思考、很多的討論,很多人希望可以讓小朋友學會反思,學會用不同的角度以及更多元的視角,同時更深入的觀察這個世界。但然後呢?小朋友們真的會擁有足夠的空間、足夠的資源、足夠的自由去發展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嗎?我抱持著很多擔憂和懷疑。我發現在台灣,我們把很多的自由和機會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可以自行選擇想讀的科系、想從事的工作、想選的課、想去的地方、想學的東西等等。生活在政大的我們其實沒有很多限制,相反的有來自各界的資源和多元的空間讓我們選擇,但對那邊的孩子來說,這些都空虛的那麼理所當然。儘管如此當初的我沒有對大家的教案做太多的干預,或許那時候的我想這樣的思考也沒什麼不好吧,然而現在的我卻擔憂著這些小朋友們因為我們而產生的影響到底會是好的或壞的。
    爾後我們也進行了一連串我們原本設計(後來有經過微調)的課程,我認識了他們、和他們相處、分享彼此的人生,就像在台灣,小朋友永遠是我最無私最珍貴的朋友,我很幸運可以得到們的友誼和信任;也很幸運可以和他們分享人生。其實每一天的課程都很紮實,我想孩子們應該也有學到我們想給予的,但我卻不確定是不是符合了校長的期待以及對他們的未來是否是正面的。在台灣的偏鄉教育經驗以及參加其他資深偏鄉教育者的分享座談讓我知道,小朋友是最純真的,他們習慣於學習、習慣於用他們所有的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對於重要他人(也就是我們)而言,容易成為們模仿以及成長的「榜樣」,對他們來說任何一句話、一個畫面或是一個短暫的接觸,都有可能對他們的生命帶來如蝴蝶效應般的衝擊,然而我們卻無法確定哪個時刻、哪段話語、哪個畫面會深深地雋刻在他們的腦海中。也因此我在和小朋友的相處過程中很快樂、但也很謹慎,但在這次的服務過程中,語言成為我們的隔閡、文化成為我們的鴻溝,因為這些阻礙讓我更不知所措於他們的成長和我們的自以為是。
    在回來台灣後,我非常的懊悔,懊悔我準備的不夠充分、懊悔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心力在事前多瞭解他們、懊悔我無法對他們的未來負起一份責任或一份擔保。就像之前看到的文章,我不知道我們這次的服務是一種幫助,或是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施捨以及對他們茫茫未來的一次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