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度暑期國內外志工成果報告書(會二甲李○毅)

  • 2016-11-08
  • 林韡萍
「AIESEC海外成長計畫-印度」Lead India at Lead India 成果報告
會計系二年級 李泓毅
1. 專案說明
AIESEC是在全球大專院校間相當龐大的非營利國際組織。這次參加AIESEC舉辦的海外成長計畫在各個國家都有非常多專案可供選擇,其中涵蓋各式議題的專案,例如:教育、女權、癌童關懷等等,而我參加的是印度環境保育專案。這個活動也在校園內招募非AIESEC學生參加,就像我不是AIESEC一員,也能在一場分享說明會中得知這個出國的好機會。透過這個活動可以踏出舒適圈,了解AIESEC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學習與各國青年磨合、溝通,並在四到八周的活動期間學習獨立以及培養領導力。因此,這個志工服務除了公益性質以外,我們更像是一群接受挑戰的trainee(研習生)。
這個專案的接待方是德里理工大學(IIT)的AIESEC分會,為研習生媒合非政府組織和住宿、提供接機服務、辦理許多活動,像是global village或利用周末帶研習生到別的城市旅遊。進行專案時,每一位研習生都有一位manager專門負責帶領,傳達資訊與協助處理問題,這些manager幾乎都是德里理工大學的學生。我的manager非常有效率也很有責任感,連絡她必能馬上得到回覆,雖然她7,8月間在學校仍有課業進行,又生了重病才剛恢復,但仍新繫她的研習生們。有一次趁著工作之餘她還帶我逛街,抽水煙,玩得非常開心。
2. 工作內容
(一) Mission Awareness: 這是與我們合作之非政府組織(NGO)之名,有「察覺與關懷」之義。在這個組織帶領下,志工們到學校空地植樹,親自拿起鏟子為一塊塊荒蕪的土地種下樹苗。在七月中旬一個伊斯蘭教大節慶中,我們一群人在清真寺前發放樹苗給來往人群,宣導鼓勵他們能為這片土地增添幾片綠蔭。這個熱心的組織除了踐履、宣揚理念,還時常協助鄰里事務,在社群鄉里間頗有知名度。
This is an image
 
(二) Sanitary Workshop: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到一處貧民窟教導兒童基本衛生觀念和This is an image簡單英語數學。身處在蚊蠅成群亂舞,積水灰黃混濁,垃圾陳年堆積的環境中會特別想為他們做點甚麼,發揮人飢己飢的同理心。印度的貧民窟常常就坐落在公寓住宅的對面或是街道市場的一隅,景象非常唐突不和諧,就像被遺忘的一群人活在另一個時空背景下,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掙扎求生。放眼望去實在不忍,志工們想出非常多服務的工作,但礙於語言溝通障礙和資源不足,真正能執行的實在不多,只能做多少算多少。


 
(三) Global Village: 這是印度AIESEC分會和所有研習生共同舉辦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各國研習生將在攤位中展現自己國家的文化和國旗,藉此機會可以讓大眾一窺其他國家的食物或風土民情,很像政大學生大使每年舉辦的World Festival。台灣的攤位有人現場寫書法書法,還有鳳梨酥與珍珠奶茶試吃試喝,其中珍珠是我帶去煮的。台灣食物非常受外國人喜愛,剛拿出來就被一掃而空。

(四)Clean Delhi, Green Delhi: 由於我的專案是環境相關,所以分配到這句標語。前述種樹的行程是green delhi,而clean delhi就是和AIESEC一起清掃馬路並高喊此口號。一行人拿著掃把、垃圾袋灑掃,嘴上又唸唸有詞非常引人注目。
 
3. 心得與反思
這是我第一次以做志工名義出國,也是第一次一個人出國這麼長時間。以往出國有人為我操持護照簽證機票等事,也有人告訴我行程和下一餐在哪裡。越接近出國的日子越是緊張,覺得準備了再多,也覺得甚麼都還沒準備好,所幸一切平安順利,還因為包包裡要甚麼有甚麼,被同伴叫做小叮噹。
參加了海外成長計劃,樣樣手續都自己經手一遍後也覺得不那麼困難了,身邊也圍繞著來自各地和我一樣帶著忐忑與期待的年輕人,我不再感到孤單。藉此,我和一群與自己本來生活在不同國度的人交集在一塊,每個人身上帶著自己家鄉的文化,透過共同語言串起一則則故事。看著在台灣的同學有人實習有人準備出國交換,我一點都不著急那些經歷,反倒覺得我做的事特別有意義,因為過了這個暑假,我可能就沒有機會無憂無慮地在國外深度旅遊這麼長一段時間了。
做志工服務之餘,我們也常常受邀至NGO組頭家裡過夜,不再當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而是真正深入印度人家和他們生活。比起花大筆門票錢參觀一座又一座的古蹟,我更珍惜與當地人的互動,這些才是真實的相處,能在我回到台灣後繼續以有溫度的文字繼續和他們連絡。回想第一次受邀還蠻害怕的,相處一陣子後才知道他們非常熱情好客,他們也說我們幾個志工很善良單純所以想多了解我們一點。印度家庭很有趣的是鄰里關係非常緊密,一整條街就像一個大家庭可以夜不閉戶到處串門,也因此要記住每個跑來和我們搭話聊天的人住哪,叫甚麼名字,和誰是甚麼親屬關係是最令我頭疼的一件事。
在印度雖然少了許多台灣的便利,卻多了幾分和自己獨處的機會,我有更多腦力和時間與自己對話,更珍惜自己所有與所經歷的一切。即使每條道路車滿為患,此起彼落的喇叭聲格外刺耳,我卻覺得內心很平靜腳步很踏實,因為我依然頭頂著日夜腳踏著黃土,天地之大個人顯得特別渺小,才發現自己沒甚麼得失好計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