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学年度暑期国内外志工成果报告书(会二甲李○毅)

  • 2016-11-08
  • 林韡萍
「AIESEC海外成长计画-印度」Lead India at Lead India 成果报告
会计系二年级 李泓毅
1. 专案说明
AIESEC是在全球大专院校间相当庞大的非营利国际组织。这次参加AIESEC举办的海外成长计画在各个国家都有非常多专案可供选择,其中涵盖各式议题的专案,例如:教育、女权、癌童关怀等等,而我参加的是印度环境保育专案。这个活动也在校园内招募非AIESEC学生参加,就像我不是AIESEC一员,也能在一场分享说明会中得知这个出国的好机会。透过这个活动可以踏出舒适圈,了解AIESEC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学习与各国青年磨合、沟通,并在四到八周的活动期间学习独立以及培养领导力。因此,这个志工服务除了公益性质以外,我们更像是一群接受挑战的trainee(研习生)。
这个专案的接待方是德里理工大学(IIT)的AIESEC分会,为研习生媒合非政府组织和住宿、提供接机服务、办理许多活动,像是global village或利用周末带研习生到别的城市旅游。进行专案时,每一位研习生都有一位manager专门负责带领,传达资讯与协助处理问题,这些manager几乎都是德里理工大学的学生。我的manager非常有效率也很有责任感,连络她必能马上得到回复,虽然她7,8月间在学校仍有课业进行,又生了重病才刚恢复,但仍新系她的研习生们。有一次趁着工作之馀她还带我逛街,抽水烟,玩得非常开心。
2. 工作内容
(一) Mission Awareness: 这是与我们合作之非政府组织(NGO)之名,有「察觉与关怀」之义。在这个组织带领下,志工们到学校空地植树,亲自拿起铲子为一块块荒芜的土地种下树苗。在七月中旬一个伊斯兰教大节日中,我们一群人在清真寺前发放树苗给来往人群,宣导鼓励他们能为这片土地增添几片绿荫。这个热心的组织除了践履、宣扬理念,还时常协助邻里事务,在社群乡里间颇有知名度。
This is an image
 
(二) Sanitary Workshop: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到一处贫民窟教导儿童基本卫生观念和This is an image简单英语数学。身处在蚊蝇成群乱舞,积水灰黄混浊,垃圾陈年堆积的环境中会特别想为他们做点甚么,发挥人饥己饥的同理心。印度的贫民窟常常就坐落在公寓住宅的对面或是街道市场的一隅,景象非常唐突不和谐,就像被遗忘的一群人活在另一个时空背景下,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挣扎求生。放眼望去实在不忍,志工们想出非常多服务的工作,但碍于语言沟通障碍和资源不足,真正能执行的实在不多,只能做多少算多少。


 
(三) Global Village: 这是印度AIESEC分会和所有研习生共同举办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各国研习生将在摊位中展现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国旗,借此机会可以让大众一窥其他国家的食物或风土民情,很像政大学生大使每年举办的World Festival。台湾的摊位有人现场写书法书法,还有凤梨酥与珍珠奶茶试吃试喝,其中珍珠是我带去煮的。台湾食物非常受外国人喜爱,刚拿出来就被一扫而空。

(四)Clean Delhi, Green Delhi: 由于我的专案是环境相关,所以分配到这句标语。前述种树的行程是green delhi,而clean delhi就是和AIESEC一起清扫马路并高喊此口号。一行人拿着扫把、垃圾袋洒扫,嘴上又唸唸有词非常引人注目。
 
3. 心得与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以做志工名义出国,也是第一次一个人出国这么长时间。以往出国有人为我操持护照签证机票等事,也有人告诉我行程和下一餐在哪里。越接近出国的日子越是紧张,觉得准备了再多,也觉得甚么都还没准备好,所幸一切平安顺利,还因为包包里要甚么有甚么,被同伴叫做小叮当。
参加了海外成长计划,样样手续都自己经手一遍后也觉得不那么困难了,身边也围绕着来自各地和我一样带着忐忑与期待的年轻人,我不再感到孤单。借此,我和一群与自己本来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交集在一块,每个人身上带着自己家乡的文化,透过共同语言串起一则则故事。看着在台湾的同学有人实习有人准备出国交换,我一点都不着急那些经历,反倒觉得我做的事特别有意义,因为过了这个暑假,我可能就没有机会无忧无虑地在国外深度旅游这么长一段时间了。
做志工服务之馀,我们也常常受邀至NGO组头家里过夜,不再当走马看花的观光客,而是真正深入印度人家和他们生活。比起花大笔门票钱参观一座又一座的古蹟,我更珍惜与当地人的互动,这些才是真实的相处,能在我回到台湾后继续以有温度的文字继续和他们连络。回想第一次受邀还蛮害怕的,相处一阵子后才知道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他们也说我们几个志工很善良单纯所以想多了解我们一点。印度家庭很有趣的是邻里关系非常紧密,一整条街就像一个大家庭可以夜不闭户到处串门,也因此要记住每个跑来和我们搭话聊天的人住哪,叫甚么名字,和谁是甚么亲属关系是最令我头疼的一件事。
在印度虽然少了许多台湾的便利,却多了几分和自己独处的机会,我有更多脑力和时间与自己对话,更珍惜自己所有与所经历的一切。即使每条道路车满为患,此起彼落的喇叭声格外刺耳,我却觉得内心很平静脚步很踏实,因为我依然头顶着日夜脚踏着黄土,天地之大个人显得特别渺小,才发现自己没甚么得失好计较的。